近日,学院方学贤博士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影响因子49.421)发表题为“The Molecular and Metabolic Landscape of Iron and Ferroptosi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综述论文。该综述系统总结了铁死亡的代谢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最新进展,提出靶向铁死亡防治心脏疾病的新策略,并展望了领域未来的前进方向。
心脏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分子机制与转化研究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公共卫生及医学课题。作为一种典型的永久性细胞,心肌细胞的死亡是各种不可逆的心脏疾病与损伤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心肌细胞死亡的调控通路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转化意义,抑制心肌细胞死亡是保护心脏功能、防治心脏疾病的关键策略。近期,在心血管疾病多种实验模型中,铁死亡的分子和代谢调控机制研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已成为公认的具备极大潜力的新靶点。为了系统总结铁死亡的代谢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最新进展,方学贤博士等依托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从铁死亡的代谢调控网络、心脏疾病中的铁代谢紊乱/铁死亡现象以及靶向铁死亡攻克心脏疾病三个维度重点论述了铁死亡与心脏疾病研究现状,并指出未来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这些进展转化为切实有效的临床防治办法。
据悉,Nature Review系列期刊目前总共有22种,涵盖临床和基础医学的多个领域,大多是各自领域内的顶尖综述期刊。《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自2004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心血管病学前沿科学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平台,也是该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
学院方学贤副教授为该综述论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王福俤教授和闵军霞教授,并得到了美国西北大学Hossein Ardehali教授的大力帮助。相关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9-022-00735-4
人物简介:
方学贤,浙江大学营养学博士/博士后,2020年加入公共卫生学院任副教授,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杭州市“西湖学者”,并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微量元素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心脏铁死亡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Circulation Research、PNA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项目和特别资助(站中)项目。曾荣获百特中国青年研究者奖、龚兰生青年学者奖并入选《2020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者选介》。